专家建议东莞补贴废品回收 垃圾分类给予奖励
慈济会资源回收分类点,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将垃圾分类装进网袋。(资料图 记者 周天宝 摄)
东莞时间网讯 广东经济发达,但城乡垃圾处理能力却严重滞后。珠三角区域内15个县(市)仅有3个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6月23日~24日,垃圾管理专题讲座暨全省人大环资工作座谈会在莞举行。著名环保专家夏青研究员作了“生活垃圾与人类文明”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当前广东省垃圾处理的方向和对策等。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潘子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劳应勋等以及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环资委有关负责人参加垃圾管理专题讲座。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委政法委书记黄双福热情接待了与会人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兢,副市长梁国英陪同参观了东莞生态园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据透露,今年下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就《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10月,将委托部分市人大常委会进行检查,执法检查组还将赴部分市实地检查。
现状
珠三角仅有三县市对垃圾无害化处理
广东垃圾处理普遍采用传统的垃圾填埋模式。由于土地供给、处理规模无法满足巨量增加的垃圾产生量,导致传统模式难以为继。
陈小川透露,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我国垃圾填埋量占垃圾处理总量的90.5%,垃圾焚烧处理量占垃圾处理总量的8.1%;在垃圾填埋中,无害化填埋量占垃圾填埋总量仅为56%,而简易填埋仍占垃圾填埋总量的44%。
“拿珠三角来说,区域内15个县(市)仅有3个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其他地区就更不用说了。”陈小川直言,垃圾处理的出路就是要走垃圾源头减量与未端无害化处理并重的模式。
建议
废品回收进行补贴
陈小川建议,制定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源头减量政策引导体系。如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倡导循环利用;建立包装物、电器用品等有回收利用价值物品的强制回收制度;制定电器、零配件、附件的通用标准;研究建立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推进机制和废品回收补贴机制等。
此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餐厨垃圾管理利用、村镇生活垃圾管理等方面的立法还处在空白状态。陈小川表示,广东垃圾处理法制建设,刻不容缓。
垃圾分类给予奖励
近期大热的垃圾分类也被提及。陈小川认为,没有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资源化利用无从谈起。
“可以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的激励政策,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引导群众分类盛放和投放生活垃圾,鼓励对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陈小川建议。
水源地垃圾优先处理
目前,广东对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建设水平远低于一些中西部省份,垃圾处理能力严重滞后。陈小川表示,各地一定要加大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力度。
对农村水源地的垃圾处理问题也不能忽视。陈小川表示,要优先解决水源所在地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营问题,确保城乡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目前,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农村垃圾处理由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模式,可以借鉴。
石马河污染整治要继续抓下去
石马河、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依然是热点。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把省人大代表关于加快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并明确把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列为本届省人大常委会五年任期内的重点督办项目。陈小川表示,省人大环资委加大了对这两个重点建议的督办力度。
“这个月上旬,环资委对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进行调研。深圳在观澜河流域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快。”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劳应勋说,目前,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淡水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了基本遏制并呈改善趋势;石马河综合污染指数总体下降明显,部分河段黑臭现象得以消除。“按目前的势头和进度整治下去,实现本届人大任期内淡水河、石马河治理目标大有希望。”陈小川说。
劳应勋透露,“去年底,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问题向省委和汪洋书记作了报告。汪洋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见到了一定的成效,更说明抓工作认真不认真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继续认真地抓下去。’”